English

《后物欲时代的来临》序言

2006-06-07 16:35:00 来源:博览群书 郑也夫 我有话说

这是一本努力解释消费的理论著作。解释和批判是两种不同的智力活动。批判意在阐述被批判者如何不对。辩护正好相反,要论说它没什么不对的。解释不同于批判,也不同于辩护,重点探讨该对象如何运转,如何定型,对错之判断还在其次。笔者虽然在本书中取向解释,但在长期生活中早就形成了对待消费的批判态度

。任凭怎样努力,在着手解释的时候,批判态度殊难避席。于是解释和批判相撞。不是我想融于一炉,这里更想做的是解释,二者融于一炉却是实际上发生的。解释和批判是什么关系呢?解释通常无伤批判,甚至还可以使批判更具力道。当然如果解释过于学究气,将妨碍其批判檄文的流传范围。批判的态度似乎更有可能伤害解释,批判往往比解释偏激,偏激的风格因为满足了俗人追求刺激的需求,常常有助于批判话语的传播;但偏激极易走向片面,而这是解释之大忌。但应该说此种伤害也非必然。一方面,企图没心没肺、没脾气、没意见地进入一个是非之地――如果全无是非为什么还要研究,几乎是不可能的。“人活一口气,佛受一炷香”嘛。“进场”是需要动力的。动力不是必然与某种情绪结合,智力上的兴趣也是动因,但是动力往往离不开情绪。另一方面,既然“来者不善”,研究者事先就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态度和气性,或批判或辩护,所谓“价值中立”便只能取决于入局后,而非入局前。这也正是韦伯的意思。我以为,解释的中立依赖于三项素质。其一,对智力生活的热爱不弱于对社会正义的关怀。其二,意识到批判的锋芒会毁伤解释,入局后善于角色转换,自觉约束成见。其三,具有高超的理性能力。我自忖热爱智力生活。意识也有,自束的程度就不敢说了。至于理性能力如何,乃至我的批判态度究竟在多大程度上毁伤了本书中的解释,自己更没有发言权,只好由别人判断。

本书第一章重点在指出问题。应该说,生活在今天社会中的几代人堪称“躬逢盛饯”,我们遭遇的既有旧时代的难题,也有新时代的困惑。两重问题其实都是费解难缠的。旧时代的问题依然存在:在物质的层面仍然有大面积的贫困人口;在制度和文化的层面上,蜕变远未完成,路径匪夷所思。其结局大约不会给改革者与叛逆者们留下多少颜面,我们最终享受不到破解那些问题的荣耀。因为那些问题大约不会因为我们的行为而戏剧性地终结,极可能是随着新问题层出不穷,以及新生代对旧问题的冷淡和麻木,而消蚀和解构。历史的吝啬与吊诡,可见一斑。当然也可能是因为历史的列车行进太快,上轮牌局中一方已露颓势,一桌新开张的牌局却将全体新人和半数老者吸引。当然也还有不舍旧牌局之胜负者。我算是能够与时俱进的,步入新局,不识时务处在于:任凭对象更换,批判本性不改。新时代同样问题丛生,其中最大者,我以为是合二而一的这样一对问题。一方面,温饱即将全面解决,这在生物的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于是空虚、无聊必然发生。另一方面,物质的供应仍以加速度、疯狂地推进,乃至商人成了最强的社会势力,消费成了最大的社会运动,追求快乐成了与之配套的、俘获众多男女的生活哲学。但是它没有解决,相反却造就出新时代的最大问题和荒诞,即本书的主题:所谓消费。本章还批判了快乐哲学,并阐述了我关于人类三种追求的理论:舒适、牛皮、刺激。

第二章主要是简述消费的演进,简介对消费的两大解释。第一种解释认为消费是厂商造就的。第二种解释认为,消费者的积极参与是消费产生和继续的基础,其动机是炫耀自己、证明身份。这一章中还简介了对消费批判与辩护的主要观点。

在以上两章的基础上,笔者开始建立本书的解释系统,其基础是对消费机制的解释。消费机制由五种行为或心理构成:广告,降低消费门坎,商人通过买通官员和专家而操控社会,人们物质崇拜的心理,时尚。先后有五章分别讨论它们。这是本书的“中段”。下面的图形可以直观地显示这一解释系统的结构:

广告、降低消费门坎、买通官员和专家,三者均为厂商的行为。广告造就了消费世界的音响和氛围。买通官员和专家消除了对倾销某一商品的社会制衡。降低门坎消除了消费者的价格约束。这三个手段中,降低门坎是最正当的,尽管其社会效果也并非单向。物质崇拜是人类,当然也是普通消费者的心理,它的流行版本就是以物品证明身份。时尚是商人打造的“候选”中蒙受大众青睐的商品、风格、消费方式,因此可以说它是厂商和顾客的“共谋”。以上五者,构成了现代社会中的消费机制。

第七章讨论的完全不是消费机制中的成分,而是现今社会中已经和即将出现的趋势,笔者预计它是“后消费时代”中人们生活的主要构成。这一章所以插入到消费机制的五个章节中,主要是因为它同第六章有过于紧密的逻辑关系,兼及还可以为第八章论及的时尚之非物质化做些铺垫。于是原本严谨的消费机制的论述中打进了一支楔子。这一章的“非物质化”讨论,从物质消费的一大功能――满足人们的炫耀心理上,质疑其可持续性。

第九章继续第七章的怀疑逻辑,分析消费、收入与幸福的关系。

第十章是在质疑工业时代中与消费观互为表里的工作观。深入阐述自凯恩斯以来不断光大的一个观点:生产问题解决了,工作将不是未来生活中的最主要内容。失业和半失业将成为未来社会中多数人的常态。

第十一章指出,近现代教育是服务于生产,教人们如何工作的;而古典教育是服务于贵族,教他们过艺术化的生活。因为全民即将如古代贵族一般解决温饱,因为工作的重要性丧失,未来的教育显然要融合生产本领和生活艺术。

第十二章论述了,温饱解决后,物质不再是满足炫耀与刺激的有力手段,游戏才是人类的归宿。

当年绝对想不到,因为主客观两方面的原因,自己最终沦为扶手椅上的学者。多年来已经极少做实地与田野调查。进入大学后,写作同教学结下姻缘。我近年的多部著作――《信任论》《城市社会学》《都市的角落》(编)《阅读生物学札记》都是在教学相长中完成。从2002年开始教授“消费与快乐研究”课程。讲过两轮后,对消费和快乐的阅读积累不断增长,愈感一门课程包容不下两大主题。于是送走“快乐”,专侍“消费”。这门课从2003年初演至2005年底,从人大到北大,从北京到深圳,先后讲了六轮,这在我来说是破纪录的。我的课程一般讲满三轮,就完稿成书,该课就此罢休,转而准备新课。这次的延宕,有中途患眼疾的原因,还有智力过程中一些说不清的东西,令我总感不充实,不饱满,达不到执笔的状态。

我的写作动机从来都是源自个人生存中的感受,生存之地自然是本土。可是一个一直令我惭愧的事实,在这本书的写作中更强烈感觉到,即我的著作中来自本土的材料总是很少。我阅读的理论著述基本上是洋人的著作或译本。引用的本土经验调查也很少。我知道,一个面向本土而又不亲自搞调查的社会学理论家应该高度重视和借鉴本土的经验研究。但是我找不到关于本土消费问题的优秀的经验研究成果。这么想,不是说我想贴上“本土”的标签。一个从来不在意冠冕的人,会自插标签吗?我真的以为,没有本土的经验研究作基础,我的理论思考是难于深入的。我的研究的初衷和出发点是本土,舍此竟甚少本土的东西。

上面说到,我的写作和授课是同步进行的。我的课程要求,选课者围绕中国社会中某个消费现象写一篇文章,且必须以经验调查为基础。六轮课讲下来,我的写作完工。与此同时,选修这门课程的同学们的优秀文章也集腋成裘,冠名曰《消费的秘密》。与这本书成姊妹篇,将一同出版。它们或可安慰我远离经验研究后不无遗憾的心境。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